嶧山,又名“鄒嶧山”、“鄒山”、“東山”,雄峙于“孔孟之鄉(xiāng)”的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東南10公里處,104國道及京滬鐵路東側(cè),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滬高速鐵路西側(cè)。山系東南一西北向長近30公里,主峰嶧山海拔582.8米。
線路分類: [名山奇峰]
景點地點: 國內(nèi) 山東省 濟寧市
本站推薦:
嶧山雖然山不高,但卻集泰山之雄、黃山之奇、華山之險于一身,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,早在秦漢時期就著稱于世。素有“岱南奇觀”、“鄒魯秀靈”、“天下第一奇山”、齊魯名山歸岱嶧美譽。是中國古代的九大歷史文化名山之一??鬃?、孟子、秦始皇、李斯、司馬遷、華佗、李白、杜甫、蘇東坡、王安石、歐陽修、黃庭堅、董其昌、鄭板橋等都曾登臨攬勝,他們留在嶧山的三百多處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,為嶧山增添了奇異的歷史文化光彩。
中文名:嶧山 別名:鄒嶧山、鄒山、東山所屬山系分屬泰山、蒙山分支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嶧山鎮(zhèn)嶧山村 [19] 走 向西北~東南長 度29.5 km主 峰嶧山,海拔582.8米
嶧山,廣義系指嶧山山系(山脈),為鄒城市6個山系之一。嶧山山系曾稱龍嶧山系、沿京滬鐵路鄒城市境內(nèi)段東側(cè),自城區(qū)北郊崗山起,向東南方向延伸至龍山,綿亙29.5公里。
[1]
狹義的嶧山,為嶧山山系主峰,座落在山東省鄒城市城偏東南12公里處,山周長為10公里許,占地面積6平方公里,海拔高度582.8米。嶧山距其西北方向的泰山約110公里。“孔子登東山而小魯,登泰山而小天下”中的“東山”即指蒙山
[20]
。其東臨鳳凰山系諸峰;南懷邾國之故城;西有京滬鐵路南北縱貫;北與五岳之尊的泰山一脈相聯(lián)。素有“鄒魯秀靈”、“岱南奇觀”、“靈通泰岱”之美譽。
主要山峰:
嶧山山系,包括20余座山頭,主要山峰有14個。除嶧山外,嶧山山系主要還有龍山、朱山、胡家山(又名護駕山、陽山)、吉玉山(又名接輿山)、唐口山、小牙山、牙山、郭山、金山、普陽山、虎山、崗山等山頭。 [1] 嶧山,位于鄒城市城東南12公里處,海拔582.8米,又稱鄒嶧山、鄒山、東山,方圓10余公里。山上奇峰怪石,陡峭峻拔,巖洞幽深,相互通達,且多松柏清泉,名勝古跡,可謂移步一景,被列為山東省風(fēng)景名勝景點。龍山,位于鄒城市城東南26公里處,山陰村南,海拔411米。朱山,位于鄒城市城東北6公里處,朱山莊西北,海拔207米。
胡家山(又稱護駕山、陽山),位于鄒城市城東南2.5公里處,大胡村南,海拔215米。已建設(shè)為公園。吉玉山(又稱接輿山),位于鄒城市城東南4.2公里處,九里澗村北,海拔283米。唐口山,位于鄒城市城南4.75公里處,九里澗村北,海拔332米。小牙山,位于鄒城市城東南5.75公里處,高黃堡村西,海拔260米。牙山,位于鄒城市城東南6.75公里處,高黃堡村西南,海拔374米。郭山,位于鄒城市城東南12.5公里處,紀(jì)王城村南,海拔247米。金山,位于鄒城市城東南18.5公里處,金山莊村東北,海拔195米。普陽山,位于鄒城市城東南18.5公里處,柳下邑村東北,海拔251.2米。山腳下有馬家山頭遺址。虎山,位于鄒城市東南22公里處,李白村東,海拔266米。鐵山,位于鄒城市城北郊,海拔146米。山中有摩崖石刻。崗山,位于鄒城市城北1公里處,海拔234米。山有石刻。
嶧山自25億年前的太古時期,先后經(jīng)歷了3次沉沒、4次上升的發(fā)育階段。25億年前的太古時期,山東省中部為古海槽的一部分,堆積著泥沙質(zhì)和火山物資的巨厚地層?;煦缰新匮葑?、進化,在一次突然爆發(fā)的強烈的造山運動中,地層褶折隆起,地下巖漿向上噴發(fā),浸入到覆蓋的地層之中,并竄出地表(今之嶧山周圍的二長花崗巖體就是其中的一部分)。而后,隨著地殼不斷運動,古嶧山升出地面,這是嶧山的第1次上升。6億年前的古生代早期,華北地區(qū)大幅度下降,古嶧山再次沉沒于大海之中。4億年前,華北地區(qū)又整體上升,海水退卻而形成大陸丘垣。嶧山第2次上升。3億年前,華北地區(qū)又整體下降為淺海和湖沼。氣候溫和濕潤,樹木茂盛,大量林木被埋在泥沙中形成煤層和沙巖、頁巖、石灰?guī)r沉積地層,嶧山第3次被覆蓋在厚厚的巖層之下。1億年前,造山運動又一次興起,地殼巖層斷裂,此升彼落,谷峰交錯,嶧山隨之快速抬升,得到第3次上升。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地塊斷裂繼續(xù)加強,加上各種復(fù)雜的地質(zhì)作用,嶧山得到第4次抬升,奇姿異態(tài)巍然兀立于世。形成嶧山屬典型的太古代泰山期形成的斜長花崗巖石山,是世界上距海洋最遠的海蝕巖型山。據(jù)考察,遍及嶧山的巨巖、洞穴的形成是地球巖漿冷卻后的產(chǎn)物,海浪正是海蝕巖穴洞形成的動力。嶧山上的斜長花崗石,按生成順序劃分,居地層之首位,為25億年前地球巖漿冷卻后不久而產(chǎn)生的。經(jīng)過漫長的風(fēng)化剝蝕,堅硬的花崗巖磨蝕去棱角,外形呈現(xiàn)渾鈍圓滑。嶧山上雖無大的斷裂,但各種巖脈卻屢見不鮮,而且有寬近10米的“角閃巖脈”。邾文公祠平臺上,有塊黝黑的巨巖兀立于崩巖的邊緣,堅硬的角閃巖滿身斑駁,凸凹不平。嶧陽書院舊址至桃花洞、盤龍洞內(nèi)等地方均有角閃巖脈呈現(xiàn)。嶧山上有眾多受海浪侵蝕而形成的海蝕巖穴。太古時期,嶧山是古海海域。5億年前,這里是汪洋大海,嶧山東北大束、西南的石墻一帶分布著寒武紀(jì)、奧陶紀(jì)石灰?guī)r。汪洋之中,咆哮的巨浪,穿鑿巖穴,卷走依附在角閃巖上的捕擄體;海水退流洗去泥沙之類的區(qū)區(qū)小物;再經(jīng)多次地震,嶧山逐步抬升,終形成海拔582.8米的高度,并形成玲瓏剔透的洞穴景觀。 [3] 2018年,嶧山入選第八批中國國家地質(zhì)公園。園區(qū)總面積12.56平方公里,中心地理位置為東經(jīng)117°1′22″,北緯35°1′11″。是一處以罕見的花崗巖地貌、景觀、奇石、險峰、幽洞、靈泉、崩塌地貌等地質(zhì)遺跡為特征的風(fēng)景名勝區(qū),具有極高的地質(zhì)科考、歷史文化研究價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