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觀峰是山東泰安的著名風景名勝之一,位于玉皇頂盤路東側,大觀峰削崖為碑,布滿了歷代題勒,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開元十三年(725)登封泰山時御制御書的《紀泰山銘》,俗稱“唐摩崖”。摩崖高13.3米,寬5.5米,全文1000字,書體為唐隸。文辭典雅,書法遒勁,頗具盛唐風格。明代文學家王世貞評價說:“穹崖造天銘書,若鸞飛舞于煙云之表,為之色飛?!?/p>
線路分類: [名山奇峰]
景點地點: 國內(nèi) 山東省 泰安市
本站推薦:
大觀峰
大觀峰是山東泰安的著名風景名勝之一,位于玉皇頂盤路東側,大觀峰削崖為碑,布滿了歷代題勒,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開元十三年(725)登封泰山時御制御書的《紀泰山銘》,俗稱“唐摩崖”。摩崖高13.3米,寬5.5米,全文1000字,書體為唐隸。文辭典雅,書法遒勁,頗具盛唐風格。明代文學家王世貞評價說:“穹崖造天銘書,若鸞飛舞于煙云之表,為之色飛。”
介紹
位置
大觀峰位于玉皇頂前、平頂峰下。 大觀峰為泰山著名景點,此處絕壁如削,石刻層疊。 大觀峰自最西端(“至哉坤元”石刻西12米)至“登泰觀海”石刻處,寬為44.7米,自地面至最高處高為14.9米,此區(qū)域正南向,石刻最密集。自“登泰觀海”偏東南向至東端《紀泰山銘》石刻處長64.7米,此區(qū)域石刻較少,但包括“宋摩崖”。以上兩處為石刻調(diào)查區(qū)域(不包括“一拳石”)。
題刻
《紀泰山銘》俗稱唐摩崖碑,高13.3米,寬5.7米,刻序言、銘文及額款共1008個字,是唐玄宗東封泰山的紀事碑。文詞雅訓,隸書遒逸,碑刻體偉幅巨,金光奪目。明代王世貞評說:“穹崖造天銘書,若鸞飛鳳舞于煙云之表,為之色飛。”
西側原有唐玄宗從封大臣題名,又有唐高宗封泰山時的《封禪朝覲頌》,后均毀。又西是云峰,常有云霧繚繞而名。峰上原刻唐玄宗《東封朝覲頌》,后明人復刻大字,將其盡毀。今上有康熙帝題“云峰”,下有乾隆帝詩刻《夜宿岱頂作》。
大觀峰和云峰上題刻遍布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重重疊疊,能識者80余處。“天日蒼茫”、“呼吸宇宙”、“置身霄漢”、“青碧丹崖”等大字與《紀泰山銘》輝映;唐劉仁愿、宋趙明誠、元徐世隆、明朱衡、清阮元及施閏章等歷代名流題刻歷歷在目。
東岳廟
峰前原有東岳廟,是東岳大帝的上廟,歷史悠久,歷代重修,乾隆帝題額“資始惟元”、“上摩蒼昊”。民國年間廟毀,今存臺基及清咸豐年間重修碑。
宋摩崖碑
峰東南有宋摩崖碑,上原有宋真宗東封泰山時《御制功德銘》,后明人翟濤在其上大書“德星巖”,將其鏟毀。今僅剩篆額“登泰山謝天書述二圣功德銘”。崖上有“泰山喬岳”、“俯仰乾坤”、“天柱東維”、“只有天在上,更無山與齊”等大字題刻。西南盤路旁有柱石突兀,南刻“一拳石”,北書“聰明正直”,清代孔貞所謂“真泰山取五岳真形之義”。
石刻特點
若問共多少石刻?人常稱有七八十處,難以定數(shù)。據(jù)初步統(tǒng)計,此區(qū)域現(xiàn)存石刻共有160處。有的石刻屬于新發(fā)現(xiàn),如:“星辰可摘”、“星宇志氣”等,但是肯定還有許多未發(fā)現(xiàn)的石刻。學者王克煜認為,此處的石刻有幾個特點。
一、跨越時間長。此處帶年款的石刻中,最早的為:乾封元年(公元666年)正月十九日,衛(wèi)將軍魯成縣開國公上柱國劉仁愿題名;最晚的為:“民國癸酉(1933年)六月,海城陳興亞題:深遠高大。”時間上跨越了1267年。其中唐代有6處,宋代11處,金代5處,元代1處,明代55處,清代26處,中華民國時期4處,無年款或漫漶的共35處,殘泐嚴重者共17處。出現(xiàn)的年號有:唐乾封、開元,宋太平興國、大中祥符、元符、建中靖國、崇寧、政和,金天眷、大定、明昌、泰和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明成化、弘治、嘉靖、萬歷、天啟,清康熙、乾隆、嘉慶、同治、光緒、宣統(tǒng),中華民國,共24個年號。其中以明嘉靖出現(xiàn)次數(shù)最多,為39次。
二、石刻內(nèi)容比較廣泛。有告天祭文,如:唐《紀泰山銘》,宋《登泰山謝天書述二圣功德之銘》;有奉命致祭文,如:吳廷斌二次致祭泰山禮成刻石;有詩文,如:“前王曾此告成功,… …古碑猶在夕陽中”(新發(fā)現(xiàn));有點景,如:“壁立萬仞”,“巖巖”;有題詠,如:“至哉坤元”,“與國咸寧”,“日高月同”;有抒懷,如:“置身霄漢”,“履險思危”;有記事,如:“御馬太監(jiān)張忠奉旨進祝延保國佑民皇醮”,“重修昭真觀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殿宇銅脊鐵瓦,大明成化五年七月望日董工丞梁驥識”;有題名,如:“清河張大受,河南褚允善,昌黎韓通叟,政和五年九月六日同登”,“桃花洞”,“圣水池”。
三、涉及人物多且人物的社會層次豐富。有帝王,如:唐玄宗、宋真宗、清圣祖、清高宗;有王侯將相,如:衛(wèi)將軍劉仁愿,開國公李仁德,皇姑濮國大長公主同駙馬濬州防御蒲察;有一般官員,涉及官職名稱有:酒政承信、參議、知州、同知、吏目、御史、右參政、都司都指揮僉事、通判、行人、縣主簿、知府、巡撫、通奉大夫、布政使司布政使、長火司太長史、總理香稅官、太仆寺寺丞、縣丞、按察副使、巡按、省祭官、侍御、鹽運使、學使、學政、督河使者、淮安衛(wèi)、翰林侍講、督尉。更有文人學者,如:趙明誠、阮元、江鳳彝、施閏章、英和、杜仁杰等。還有皇宮太監(jiān)、道士等。也有普通百姓,如:“湯陰王府厚同席氏”、“李思讓、李思謙”、“??h張澄”等。
四、涉及地域廣闊,可謂遍及全國。提到的地名有:魯成縣、潁川郡、高陵縣、莫州、太原、天水、青社、中山、清河、河南、昌黎、谷亭、東平、汶上、合肥、常熟、固安、登州、撫寧、濟南、上饒、涇陽、封丘、蘭州、蒲州、漢中、雁門、壽光、海亭、云間、梅郡、南京、高泉、任丘、南昌、蘇州、長清、瓊山、東城、苑陵、西蜀、河東、金壇、瀟湘、嘉興、長白、湖北、天津、無錫、益都、歷城、錢塘、劍南、海城等,可見影響之廣。有的地名雖已不用,但卻永遠留在了泰山。
五、刻制形制及藝術形式風格多樣。有宏篇巨制,如《紀泰山銘》,高14米,寬5.3米,刻字洋洋灑灑達1008個,面積是帝王封禪石刻的全國之最。有短文小記,如趙明誠刻石,為:“太原王貽公,天水趙明誠德父,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政和三年閏月。”此石刻字徑3.6厘米,占石板高33厘米,寬8厘米。如董靈寶投龍刻石,為:“莫州從龍觀三洞道士董靈寶為國投龍設醮,開元廿三年七月一日。”如此重要的皇家活動,刻字石板高僅44厘米,寬13厘米。大觀峰寸“石”寸金,象如此小的刻石,體現(xiàn)的是一種美德,更足珍貴。從書體上看,五體具備,精彩紛呈,且刻制形式多樣,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。
六、石刻集中且多重疊、覆蓋。為占好的位置,常有毀前人石刻而刻自己者,此現(xiàn)象從明清后多有發(fā)生。如:明知州林火阜毀唐玄宗《登封降禪朝覲頌》刻“忠孝廉節(jié)”四大字,此四字又被乾隆帝《宿岱頂》詩鑱;《武則天頌》疑毀于“置身霄漢”等;唐開元《東封朝覲壇頌》被古篆等鑱蓋;顏真卿題名被明人方元煥石刻鑱蓋,后方詩又遭磨滅;“泰山北斗”被“天根云窟”覆蓋;宋真宗封禪祭文被明清兩代多處石刻毀壞,僅剩一百余字。
泰山是中國名山當中石刻最多的山,大觀峰是泰山石刻最集中的部分。他已不僅是山峰,而是泰山讓巖石開口,正一頁頁講述著的中國歷史。